close

跟一個久未碰面的朋友小聚,聽他聊了轉職的過程,很有感也為他感到非常開心。上次我們見面是一年前了,那時疫情已經起起伏伏一段時間,那時他透露自己想轉職的動念,除了WORK FROM HOME獨自在家面對電腦與數字的疏離感,最重要的是找不到工作對自己的意義。雖然真正轉職成功是發生在我們碰面後過半年,但很棒的是他讓這件事發生了,聽他談到現在這份工作出現的契機,他為了讓自己在目前這個與之前截然不同的領域更精進,積極進修自費上了更多專業課程。當他分享時,我也感染到那種熱情跟勇敢,對於他現在在做的工作,還有未來職涯的發展感到躍雀。

我常常聽到大人對小孩說,好好讀書,考個好的國中,再好好讀書考個好的高中,再好好讀書考個好的大學,等到畢業後,就能找一份好的工作。這樣的直線式思考,彷彿因果就是那麼絕對,然後呢?找到好工作,就像童話故事裡的玊子公主一樣,從此幸福美滿的生活了?!其實長成大人的我們,都知道上述的邏輯有洞,但很多人還是這樣期許孩子,看待教育,但人生不是找到好工作就停止了,還是有許多的挑戰、許多的未知與不確定。

近幾個月看了幾本期刊,都分別探討躺平、安靜離職、職場倦怠等議題,主要是現在許多人對工作不積極進取,消極應付主管交辦的事項,只以最低標準完成工作。讓我想到N年前上課時的Herzberg「激勵保健理論」,他把可以提高企業員工工作績效與動機的方式分為激勵因素與保健因素。保健因素是基本的需求,例如金錢報酬、工作地位、保障、工作環境、公司政策等,保健因素不存在時,會引起成員的不滿足感,但這些因素存在時,則不一定會產生滿足感。激勵因素包括成就感、受賞識感、責任感、事業成長和職涯發展等,這二類因素之間的關係並非完全線性。用來解釋工作,即物質需求(薪資福利)的滿足是必要的,但即使獲得滿足,它的作用往往很有限,真正能影響人的積極性與動機,給予表揚和認可、讓工作產生意義、讓員工有所歸屬等內在激勵極為重要。因此,我印象很深刻的是,講完這個理論,教授就說:「老師的薪資很固定,做多無法賺多,做少也不會少領,完全憑良心。因此,能讓老師持續保有專業發展、持續精進的動力就是激勵因素。」

我這個朋友專業能力佳、邏輯清晰而且溫暖可靠,在職場歷練那麼多年後,頓時發現此份工作繼續做雖然可以,但再往後5年、10年的人生中,到底對於自己的生命與職涯所帶來的意義為何呢?也許還不很清楚自己能做到什麼,但明確知道自己不要什麼,人生的時間長河持續流逝,那就踏出去吧!雖然轉職拖了半年,但對他來說己經是很短的時間了,畢竟他是個很認真投入工作也聆聽內心聲音的人,那一段時間讓他對公司與自己都有個交待。

對照到我自己,我的工作穩定到一個不行,穩定到我幾乎忘了,我其實還有其他不同的選擇。一個成年的大人,大約會有1/3的時間放在工作上,說真的,如果時間可貴,那麼為什麼不好好的、開心的在工作中呢!就我的觀察,教育界也不少安靜離職或職場倦怠的夥伴,但這些沒有好壞對錯,攸關公部門體系有些特殊的組織文化、也可能受經濟產業大環境、教育政策、主管領導與更多老師的覺察與選擇等因素影響。但我覺得是要在原地方持續安靜離職,還是轉換工作環境或跑道呢?真的別忘了,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自由,只是選擇要付代價,尤其是面對未知,勇敢是必要的。商周第1834期裡提到:「一群人開始彼此給予時,才能稱作團隊。」我很感恩自己有一個小小的團隊,彼此在專業上互相成長與支持,共同為學生努力,是一個共同學習與成長的互惠體,因此我一直以來都很有工作的歸屬與意義感。

關於職涯,我常跟夥伴分享,想像自己是一條魚,如果目前的魚缸混濁,適應不良,是要繼續在這裡吃力的游,還是跳到另一個比較清澈的魚缸甚至大海呢?我們努力讓更多美好發生,但如果小環境或局勢不允許,力量在自己手上,人生持續進行中,必要時自己是否勇敢一回?!

45120512-5D99-4738-9DDD-30871190733B.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andylove111 的頭像
    Candylove111

    自在生活-雜貨競爭力

    Candylove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